Our Method

「欧赛斯观察」食糖行业及细分市场洞察

标签:动态
作者:欧赛斯
时间:2020-01-03 11:59:38

食用糖行业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历史悠久,在市场上属于自然销售的状态。调味品市场由于低需求刚需的行业性质,呈现出消费者购买的频率相对固定,难以用促销手法刺激销售等特征。中国的食用糖行业品牌化程度目前依然在很低的阶段,建立品牌战略既有着市场环境宽松的优势,也要面对行业性质本身带来的劣势。


1、全球糖业行业现状:供需缺口收窄,食糖价格国际糖价波动剧烈,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

近几年来,全球食糖一直处于供大于求,数据显示,2018/2019年度全球食糖依旧处于过剩,不过产量与消费的差额在缩小,本年度的产量与消费差额为822万吨,较上年度的1962万吨减少58%。这也导致了2018/2019年度的期末库存降低增幅,2018年食糖供需缺口,预计未来几年食糖仍然供大于求,但是食糖供需缺口收窄。

数据显示,2016年10月以来,食糖价格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自2017年全球食糖消费量出现下降之后,食糖价格指数就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未来随着食糖供大于求逐步收窄,食糖价格有望回升。

「欧赛斯观察」食糖行业及细分市场洞察
「欧赛斯观察」食糖行业及细分市场洞察

2、中国糖业产业规模:1580万吨的需求,产需缺口大,长期靠进口补足

「欧赛斯观察」食糖行业及细分市场洞察
「欧赛斯观察」食糖行业及细分市场洞察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食糖消费国。2018年我国成品糖产量为1524.1万吨,同比增加3.54%,18/19 榨季全国消费量提升至 1580 万吨,同比增长 0.64%。2014-2018年期间,除了2014年产需缺口低于150万吨外,其余年份产需缺口均超过450万吨;2018年中国食糖产需缺口达479万吨。国内食糖缺口长期依赖进口弥补,我国是全球第二大食糖进口国。


3、中国糖业消费现状:人均消费低,工业消费占比高

我国食糖人均消费量 11kg,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2.89kg 与发达国家也存在较大差距,属于世界食糖消费“低下水平”的行列。

我国的食糖消费主要分为工业消费和民用消费,其中,工业消费占比约 59%,民用消费为 41%。工业消费主要分布在食品加工、饮料、饮食等用糖行业,工业消费中乳制品、饮料、饼干和糖果的食糖消费量约 67%;民用消费具有相对刚性,需求弹性小,主要是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以及经济水平提高而稳步增长。

「欧赛斯观察」食糖行业及细分市场洞察

4、中国制糖市场现状:企业经营情况不容乐观,行业还需继续洗牌

行业平均毛利为百分之十,企业经营情况不容乐观,2012-2017年,我国制糖行业销售收入维持在990-1300亿元区间,毛利率从2012年的16.27%降至2017年的10.32%;2012-2017年,我国制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维持在290-340区间,亏损企业数量比例呈现升高趋势。2017年,我国制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323家,其中173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企业超过半数,亏损企业平均亏损金额为1713万元。

说明我国制糖企业情况严峻,低价值企业数量较多,行业还需继续洗牌。

「欧赛斯观察」食糖行业及细分市场洞察

5、消费趋势:低能量糖果逐渐成为我国糖果市场的消费热点

传统糖果是以白砂糖或麦芽糖制作而成的高能量产品,受我国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消费习惯转变的影响,2015年以来我国糖果消费需求持续下滑,糖果市场景气度降低。

在此背景下,以多元糖醇替代蔗糖的低能量的健康糖果成为糖果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品。现阶段,我国已获批的多元糖醇有麦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乳糖醇、赤藓糖醇,由这些原材料制成的低能量糖果逐渐成为我国糖果市场的消费热点。


6、细分品类:品类多,但无标准认知

食用糖面向消费者有白糖、红糖、冰糖、方糖等传统品类,也有木糖醇等新兴品类。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又衍生出黄冰糖等不同的品类。但是消费者对于糖类的认知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对于糖类的消费增长并不有利。

对于红糖,大部分消费者都认为其对女性健康有所帮助,以“古法”为标准,认为传统的作坊就是好的红糖。市面上的商品也以红色包装为主,同质化严重;而对于白糖、冰糖,没有使用标准,在使用时需要称重;对于代糖,普遍没有认知,但市场教育已经开始。


总结

综上所述,食糖行业目前有品类无品牌,区域性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长期品牌化低下的市场环境、消费者习惯以及行业特征让食用糖品牌化存在着巨大的难度,但也应该注意到全球食糖供需关系在未来的转变自己国内市场巨大的潜在消费差。参考食用油、酱油等调味品的品牌化之路,也许食用糖行业建立品牌战略规划的最好时机正是现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