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logo升级成整容脸了, 是他们疯了,还是你不懂?
为什么大牌LOGO都改成一个样了,难道是进了同一家“整容机构”?
最近时尚界就像说好了一样,各家集体更新logo,更新之后的风格真的让人难以一眼区分到底它们谁是谁,就像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一样。
越来越相似的各大品牌新LOGO
为什么奢侈品大牌们都换了一样风格的LOGO?
为什么这些大牌有如此不同的品牌文化背景,但却做着一样的行为?
最本质的东西不应该是产品本身而不是把精力主要放在修改logo吗?
诸如此类的疑问有很多,有心的人就特别针对这个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展开了讨论,目前大多分为2大观
点派系。
支持方观点:
1.一个品牌的表达不再受限于神圣的标志。logo不应该长时间成为一个品牌视觉识别的关键;
2. 这些大牌经过百年的沉淀,Logo早就已经完成了让人们识别认知品牌的使命;
3. 品牌形象全球化的产物,减缓了一个形象识别老化的速度。
反方观点:
1.在成百上千万的众多品牌当中若你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如何与他人区别开来?
2. 就像是人工智能的产物,工业自动化生产,这是不是设计职业贬值的第一步?
3. 他们都是找一家品牌公司做的吧。国际性的合作,全球化的视野,产品的绝对产业化以实现最大利润化。
其实这种极简风,首先不是出现在时尚圈的,早在很久之前就刮到了很多其他行业品牌,罗技、谷歌、联想不约而同地升级logo,去衬线体,去图形,去倾斜,脱掉个性的外衣,磨平自己的棱角,就像说好了一样。
是极简主义在慢性杀死这个行业?还是法海你不懂爱?
作为服务过上百家行业冠军品牌的上海欧赛斯数字化品牌全案服务公司,我们也帮助很多品牌做品牌形象升级和建立新品牌,对于这个行业动向,我们有自己的见解。
在给任何事物下定论前,我们需要明确几件事:
1. 你是否通过深度调研,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了解品牌背后的故事和品牌此刻的境遇;
2. 美丑不是评判事物的唯一标准,适合品牌当下的发展阶段很重要,适合与否更重要;
3. 万物都是循环的,风向只是一个趋势不是结果,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深入品牌背后,探寻事实真相。
什么是简约设计?
所有我们思考的这些双重矛盾性也正是由于这个极简化,其实极简对于设计师而言同时也是个极高的难度。包豪斯学院与及勤奋的学生们好几代人一直在探索简约风格。Wim Crouwel,Bruno Monguzzi(巴黎奥赛博物馆logo设计者),Ruedi Baur(巴黎蓬皮杜博物馆logo设计者)亦或Philipp Apeloig,还有许多不同时期的创造者们都痴迷于这种风格上。
如果我们把它与建筑设计中的风格做个对比,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对比,拿造一个房子而言,若我们不想让它在第一次台风中就倒塌的话,当然是越精确,越简单和越严密越好。对于logo而言也是一样的。在绘制一个logo的时候最好是绘制一个几乎建筑设计式的结构系统来确保它的阅读的平衡性以及不同类型下使用的适用性,横平竖直的一定比倒三角更稳定。这里提到的适用性很重要,在不同产品线,不同的媒介环境,不同的材质,不同的空间,不同的色彩等等,各种常规和非常规环境下都能适用,这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们举个无印良品的例子,为什么提倡无印,无印良品的所有产品上,都没有品牌的标志。与此同时,其他品牌商不仅把标志做得越来越大,更是恨不得将LOGO贴到消费者的脑门上。无印良品有着独特的价值观——产品本位主义,既只做产品本身,不加任何非必须内容,做到极致简单。从创立品牌之初,他就弱化了logo,而是用产品征服消费者,logo从来都不是一个品牌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所有的一切表现层的东西归根结底就是品牌和社会大环境如何互相适应的产物
无印良品背后的实情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日本经济低迷。1980年代,全球经济开始低迷,日本经济也受到影响,结束了高速增长期。到了1990年代初,日本更是遭遇经济泡沫破裂,从此进入失落的二十年。在这种困难时期,人们的消费倾向更加理性,更为注重产品的实用性,而不愿意支付过多的品牌溢价。这正好为无印良品提供了极大的机遇。
其二,产品具备好品质和好设计,对产品质量和设计要求严苛,不做多余的无用功,把关每一个出品,正是在特殊背景和经营哲学的合力下,无印良品才能在淡化品牌的情况下茁壮生长。
在他之后,其实有很多同类追随者,网易严选就是最好的例子。严选的品牌口号是「好的生活,没那么贵」,和无印代表的物美价廉异曲同工。目前,网易严选是ODM模式,即采用知名品牌制造商的制造工艺,但不使用品牌进行销售。比如新秀丽制造商制作的箱包,CK制造商的鞋子等,不过,网易严选依然强调制造商品牌,并用制造商的噱头为商品加持,这意味着去品牌化做得并不够彻底。这是严选与无印的主要差距之一。
品牌靠什么征服消费者,绝不是logo
我们再看回这些奢侈品大牌,无论是ysl还是burberry,它们起初都是靠什么征服消费者的,是极致的工艺,是对行业的突破创新,但绝不是logo。
对于巴宝莉的旧LOGO,大家都很熟悉。LOGO的图形是一个骑着骏马,并披着铠甲的骑士形象。
它是英国皇室御用品品牌,带有浓厚的英伦风情。长久以来成为奢华、品质、创新以及永恒经典的代名词,旗下的风衣作为品牌标识享誉全球,赢取无数人的欢心,成为一个永恒的时尚品牌。
这个经典的骑士logo是那个时代的普遍审美偏好和品牌本身的英伦贵族气质相适应下的产物。
品牌更换logo的动机分析
其一,logo的重要的功能就是"信息传递"。对于大多数品牌来说,想宣布转型和吸引注意,成本最低且自带流量的一种方式,就是换logo。
其二,时代的更替,年轻人也开始更多的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活泼,灵动的新logo能给人焕然一新的面貌,迎合千禧一代,为市场带来更多新鲜感,是品牌大刀阔斧更换logo的秘密。
其三,品牌内部核心人员的变动,新鲜力量的加入,品牌在内部换血的同时,与品牌过去刻意区别,向市场展现变革的决心,令品牌形象更符合当下审美和自身业务,为市场带去新鲜感。
其四,很多品牌在产品线设计和新品系列中其实已经在做新的变化,一旦时机成熟,整个品牌logo形象的更新也就是顺势而为。
对于Burberry巴宝莉这个英伦奢侈品百年品牌,尊贵优雅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无论这次logo大换成什么样,都不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只会有更多的“真香”。
一个品牌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变得独一无二?当品牌拥有灵魂的时候
汽车与科技行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汽车上没有品牌标志的符号是不可能的。我们有许多的理由去使用这些符号但是只有一个理由至关重要——情感关系!
消费者们和这些品牌维持着一种双向的情感关系。一方面品牌在寻求以多种不同的精力去照料着他们的用户(通过质量,体验,包装,语气,惊喜)从而形成一个凝聚力。另一方面,客户们(有时不知不觉)不断增加他们对这个品牌的热情。汽车的灵魂是什么?是驾驶的乐趣?是完美的超控?是动听的马达声?是完美的车体?但一定不是logo。
只有真正占领消费者心智了,在情感上打动消费者,在细节中流露出品牌灵魂,至于logo什么样了,他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你记住的只是个名字,一个代号,用于区分,而他长的什么样,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你的消费者中甚至有50%以上的人不会识别出你的字体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个品牌logo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环境下有着不同的使命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成长曲线,初创期,logo的使命是让消费者在初次探索时候能被记忆和产生正面联想,名创优品,NOME这些品牌logo形象如出一辙,形成了一种范式联想,你看到就会想到无印良品、优衣库,联想到好货不贵,联想到舒适的购物环境,简约的设计风格。这都是品牌搞的鬼,在你接受一个新品牌时候,让你顺势联想到同类成功品牌,让你产生熟悉感和好感,愿意去尝试。
而那些年代久远的奢侈品大牌,在成立的当时,就是顺应当时的审美风格和特定的品牌故事背景而生的,这么多年以后,品牌已经从鼎盛期到缓和期,原有的logo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品牌在现有环境下,迎接未来消费者,不再是只服务皇宫贵族,而是更宽阔,跨度更大的消费群体。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产品线在不断更迭,品类在不断创新,设计潮流在风云变幻,最重要的是我们目标受众变了。不带个人色彩的logo也许正是最安全的变化,他的新使命就代表一个名称,无需彰显个性,适配与各种品牌创新的可能,无印胜有印。
有些人会说,这样是不是缺少了原有的距离感,高冷感,变得太平易近人了。
品牌要成为简单的且变得平易近人其实是高级商学院的重要的科目之一。当您的品牌变得简单并平易近人时,那就是胜利!这时候您就能聚集一个庞大的用户社区群体,并变得至关重要。这个策略性的诀窍可以避免从正面将客户当成傻子的冒险。
那些能成为经典的品牌
所以这一轮轮品牌的logo升级,只是品牌logo在不同时期去完成他该有的使命,能成为经典的品牌,我们爱的是他有趣的灵魂,而不是外在的皮囊。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每个时代的审美喜好也不尽相同。
最后送上2个民族品牌的logo升级之路,万科从粗到细再到粗,华为从扁平到立体再到扁平,30年前流行的喇叭裤,oversize,现在也大行其道成为当季热单,所以,也许30年后,我们的这些品牌logo又变成另一个样了,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