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Method

节日营销——品牌营销必争之地

标签:动态
作者:欧赛斯
时间:2020-02-05 10:07:28

“说实话,我的片子原来也经常刷屏,但都是在业内,这种状况还真没有预料到。”2019年春节营销短视频《啥是佩奇》刷屏后,导演张大鹏接受采访时说到:“我知道这片子的水准,预料到会有反响,但没想到会是这样”。为什么会这样?爆款的背后,节日营销对品牌营销强劲的加持能力彰显无遗。

如果说节日营销是品牌营销的关键战役,春节就是众多战役中最关键的那一个。相较于往年春节各大品牌之间营销手法的争奇斗艳,今年的春节在疫情的影响下稍显冷清。我们不妨借此回顾,节日营销在品牌营销中扮演着怎样的一个重要角色。

01春节会战

春节跟前的几天,广告公司人员与甲方市场人员,还坚守在前线,夜夜难眠,忙着沟通更改,做着最后的调试,标题文案、落版设计,等着最后的确认。

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在春节爆发。

临近春节时候,每天都有新的宣传物料出街,各个品牌都在这个时候推出了自己的春节传播内容,红包、走心短视频,搞笑H5...

红包大战,春节不变的话题。自从2016年支付宝推出集五福活动以来,红包在春节营销中扮演的角色与日俱增。支付宝5亿,抖音5亿,快手更是豪掷10亿。当春晚不再那么吸引人时,简单粗暴的红包成了统一调动全国人民注意力的唯一手段——即使新鲜不再,但没人会和钱过不去。

短视频是近年内容传播领域的主要阵地,春节时段是短视频内容的集中发力期。仅以高档TVC品质投放在信息流中的短视频广告计,春节期间线上推出的短视频广告就多达几百部。以每部平均5分钟左右的时长来计算,这些短视频的总时长,已经超过了十几个小时。对于单个消费者来说,根本是不可能全部看完的。

各个品牌以各种手段,高度密集的速率,向消费者传递信息,在春节这个巨大的流量池追寻着更多的曝光。

02节日营销的逻辑

为什么品牌都要在春节做传播?

为什么明明知道此时传播环境最复杂,竞争最激烈,却依然要在这个时候做传播?

我们来理一理节日营销的逻辑。

节日是我们人类社会的文化集成,节日已经是我们社会中很难得的公知,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参与。

这是数千年的文化演变来的,变不了。

大众媒体时代,全国人民几乎都在看相同的东西,听相同的东西,人与人有很多共同话题。

社交媒体时代,媒体细分,受众也跟着细分,人与人之间共同知道的东西变得更少了,人们之间缺少公知。

有什么后果呢?

人们的社交行为就跟着减少。

而社交本是根植于人类本性的需求,不可能随着环境而减少。人们需要更多公知、需要社交,来适应社会化的生活,这是人类天生的需求。

所以,社交只会越来越重要,而节日是这个时代下人们之间为数不多的公知,也是人们集体参与社交行为的载体。

节日本身也会越来越重要,甚至还会出现节日不够用的现象。

于是,又出现了一些人造节日,双十一、618、520等等,人们依然接受,并且享受其中。

人们拥抱节日,也就是在拥抱社交。

品牌在节日做传播,是借助了节日里,所有人都主动参与的流量,来做品牌的大面积传播。

因为平常日子里,调动这样庞大的人群来参与,是很难的,需要更高的成本。

另一个原因是,广告传播本来就是企业之间进行竞争的一个手段,当竞品企业都在节日做传播时,出于竞争原因,自己也是要做的。

你不做,就是在丧失竞争机会。

03品牌圈层

我们在上面讲到,品牌借助节日,能更好的做大面积传播。因为节日是所有人共同的话题,在这一天把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到了一起,本身没有圈层限制。

而日常是不具备这种条件的,人们都沉浸在自己的圈子,做着小范围的圈层交流互动。

品牌正是如此。

品牌本身是有圈层的。汽车有汽车行业的圈层,化妆品有化妆品行业圈层。

品牌在日常做传播,基本能触及到的就是那一部分群体,品牌很难突破自身的固有受众圈层。

需要突破就得需要更高的成本。

每个行业的品牌,都划定了自身的用户圈层,大多数传播,都是圈层内传播。

节日无疑是突破圈层的一个好办法,但除了节日,还有其他办法吗?

答案是有,例如借助明星。

总结

品牌要想用低成本去突破自己的固有圈层;要想做大面积的传播;要想在同行的竞争中去争得优势,就要去借助一些外力。而节日营销就是品牌营销能够动用的最有力的利器。

媒介越细分,大众就会越细分,人们之间也会越来越缺乏社交行为。

正因如此,节日和热点会变得越来越珍贵,一些能聚集人群的kol、明星、网红也会越来越有价值,因为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大众媒介”,能连接人与人,能让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交行为。

既然能满足人们的根本需求,必然享受其价值。

节日、热点、意见领袖...会在这个时代下,变得越来越重要。

节日战场,品牌必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