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Method

大数据时代,品牌战略规划中依旧不可替代的调研

标签:动态
作者:欧赛斯
时间:2020-02-05 10:06:51

调研是企业制定品牌战略的必由之路,调研的意义也随着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是搜集事实和数据;第二个阶段客户会提很多落地的要求,强调调研要怎么样支撑决策;到了目前也就是第三阶段,更多人理解调研不是万能的,它对决策的支撑也是有局限的,但是它在理解用户的价值上是不可替代的,它理解用户是谁、想要什么、场景是什么、需求是什么。客户重新认识到调研的赋能作用,它对其他部门起到了支撑作用。

一个调研的发展趋势是,研究方法上的微创新,让调研日益成为一个开放的工具箱。定性访谈中我们加入了更多的观察,甚至是架设24小时的摄像头。技术的革新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性。定量中,我们现在也有很多新的变革,比如大小数据的融合。从执行层面来看,我们可能会更多地利用客户内部的CRM系统来投放问卷。

随着技术的成熟,大家会越来越理性地看待大数据对调研的影响或者冲击。我们对大数据的迷信已经过去了。越来越多的成熟客户,能够看到大数据相对于传统调研或者小数据而言的局限性,所以现在大家更倾向于用大小数据的结合去做项目。

在百度引擎搜索“数据 获得”的关键词,有243万的相关词搜索,知乎置顶回答中,提供了110+的调研数据网站,在这个数据获得如此便捷的时代,调研已经不合事宜?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又该往什么方向去变革?

欧赛斯在服务某冻品品牌时开展第一阶段的预调研,提到了小数据和大数据的辩证关系,进行到第二阶段,带着问题和对市场的判断,我们制定了完整的调研计划。

设置调研问卷时,欧赛斯抛弃了循规蹈矩的常规问卷设计形式,而采用论证调研的形式,为实地调研而来的纷繁复杂的因素提供数据支撑。

如果说在第一阶段预判调研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预判与现实的差距,那么这一次正式调研阶段,我们则发现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

“速冻”技术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国内,我国速冻食品的真正发展是在最近10年,虽然10年间该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世界速冻食品工业体系中的地位还微不足道。理论上拥有40年发展历史的行业,对于”速冻“技术的概念应该来说拥有一个普遍性地认知。

然而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

以“冷冻”命名的冻品市场,以及行业内口口相传的”冷冻食品“通常指靠空气传导完成的传统冷冻工艺。这种技术由于空气热阻很大,导致了产品冻结不均衡,且容易形成冰晶。冰晶形成,细胞就会冻裂掉,营养物质会流失,吃起来口感也会变差。

但实际上还存在着一种更为先进的技术即急速冷冻“速冻”(又叫微冻技术),可以回避传动冷冻工艺为肉类产品带来的不良影响。具体体现在:

1、微冻过程中不会破坏水产品的细胞,解冻后,口感犹如活的一样;

2、抑制蛋白质的分解,锁住氨基酸的美味;

3、保持食材的光泽和水分,不会风干;

4、解冻后不会产生过多的血水,营养、美味不流失。

5、经过微冻技术处理过的海鲜产品,由于细胞未被冻裂,又经过微冻液的抗菌处理,难以变质。

面对“速冻”技术,大多数人只能说出”速冻“技术将温度保持在-18℃的情况下为肉类保鲜,从而不添加防腐剂。对于”速冻“在营养保持,水分保留,口感保证等方面的优势却乏善可陈。

我们看到路上随意摆放的食物,外包装明显标注”速冻食品“标识,然而在运输使用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18℃。而据科学研究表明,速冻食品解冻后再速冻,细菌滋生和繁殖的数量会比常温速冻增加几倍的安全风险,口感和口味姑且不提,基本的食品安全成为重大隐患。

现场调研的另一个发现是,食品安全在厨师和冻品市场的关注度不高,在走访使用新鲜肉类为主的餐饮店时,发现认知上阻碍他们使用速冻产品地原因是认为不新鲜,口感不好。而尝试使用速冻肉品的原因则仅仅是因为价格比原材料更低,可以有效降低食材成本。

后厨透明化是餐饮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用以打消顾客对于厨房卫生方面的顾虑。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餐厅购买速冻产品拿到后厨时,普遍要用黑色塑料袋包装起来,悄悄拿进后厨制作,这种现象实际上是对消费者心智认知的一个直观反馈——对于“冷冻”和“速冻”的观念尚未有明确的区分,并且将冻品与”低廉“相捆绑。这与美国及日本市场消费者对于冻品的认知有着较大的差异。

这也就解释了整个速冻行业,产品同质化,价格导向等市场现状的理由。实地调研能够将诸多现象清晰直观地展现在眼前,坐在电脑屏幕前反复研读数据却难以获取同样的成果。

总结

大数据相比实地调研对于品牌战略规划的作用不是替代而是互补,通过调研得到的更加直观感性的市场反馈通常很难通过冰冷的数据体现出来。对于以冻品行业为典型的食品行业来说,实地调研了解消费者对产品诸方面的认知是品牌策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调研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姿态,以满足企业日益丰富的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