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赛斯商业观察|探底新零售中的坪效革命
近年来,新零售快速发展促使中国零售业迎来新一轮的颠覆性变革,为传统零售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能。
要理解新零售,就要先明白什么是零售,零售的本质永远离不开“人货场”这三个基本要素。零售是把人和货连在一起的场。新零售就是效率更高的零售。
新零售是一场效率革命
互联网电商之所以能挑战线下零售,就是因为在“人货场”这三大零售要素中取得了更高的效率。面对新的挑战,将线上线下的优势结合起来,创造更高效率的零售,就是新零售的使命。
利用新技术,提升这个时代的零售效率,主要有三大逻辑:
1)用数据赋能,提升场的效率;
2)用坪效革命,提升人的效率;
3)用短路经济,提升货的效率。
人是一切商业活动的起点,是消费者获益,零售当然也不例外。人,对于零售来说,是起点。人通过场与货产生联系。
每个活生生的消费者,来到商业中心,都是带着不同的背景、诉求、情绪和消费能力来的。本文,欧赛斯商业思考就从人的角度,带大家探究下如何提高零售效率。
新零售中的坪效革命
从如何提高零售效率上来讲,最根本的取决于四个维度“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和复购率”;
销售漏斗公式 - 销售额=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x复购率
从这个公式来看,右边的数字越大越好。不过销售漏斗公式可以用来衡量销售额,却无法衡量销售的效率;评价新零售的效率提升效果如何,还要看均摊到每平方米店铺面积上的销售额,就是零售快消行业通用的“坪效”概念:坪效=(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x复购率)/店铺面积。
美国调研公司CoStar的报告显示,苹果中国零售店每平方英尺,可以为苹果贡献将近40万的销售额。坪效仅次于苹果零售店的是叶国富的名创优品,单平米坪效将近30万;再次之是雷军的小米之家,单平米月度坪效高达24万,是传统手机店的几十倍。
但是线下不同业态都有自己无法突破的坪效极限,无论再怎么努力,每平方米创造的年收入都提高不了,这就形成来不同地段养不同的业态,层次分明的格局,坪效的极限也极大限制了传统线下零售的发展空间。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尽量接近坪效极限。
以小米为例,从2016年才开始探索线下新零售的小米,年坪效27万元,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的电子制造科技产品零售行业,小米的坪效几乎仅次于苹果。虽是进入线下零售的新手,但其零售的效率让很多同行都望其项背。
下面我们以在坪效方面做的出色的小米为例,看如何从销售漏斗的四个要素上提高效率:
1. 汇聚流量
触点升级。任何一种零售都必须有与消费者的触点,触点是销售漏斗被触发的地方,从每一个触点进入销售漏斗的人,都构成了流量。
我们应该根据消费,根据流量去建立自己的场,流量在哪,场就在哪。比如,通过在核心商圈选址,能给店铺带来更大的自然流量。
以小米之家为例:小米之家起初开在写字楼里,一般只有产品的粉丝才会去,人少没流量。现在的小米之家,为了获得自然流量,会选在核心商圈,对标快时尚品牌。手机是低频消费产品,一两年才买一次,选择开在商业中心最繁华的地段,其实就是利用了自然流量,流量够大,销售量自然会跟着变大。
1. 提高转化率
多品类融合
如果小米之家仅仅卖手机这一单一品类,毫无疑问门店进客数量会减少,复购率也难以提高。小米之家以手机为中心,向手机周边、智能硬件和生活耗材扩展,通过多品类融合,形成高频消费的零售业态,产品之间可互相引流,比如买小米手环的顾客,也可能去购买小米体重秤,这样客单价也提升了。
多品类融合的另一个例子就是名创优品,如果说苹果是走高端路线,产品客单价高,随便卖几百台手机,坪效就提上来了,那名创优品,客单价只有几块钱,几十平米的店,客流人满为患,靠的其实就是几千SKU的产品融合。
爆品战略+大数据选品
爆品战略可以提高产品的静效力,一件品质好又便宜的商品,能带来更大的转化率。通过大数据精准选品,卖畅销品,也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转化率。
在产品研发方面,起步电商的小米利用积累的互联网数据指导选品,甚至具体到安排在不同地域小米之家门店的选品。比如,小米通过数据发现,河南用户买电饭煲的特别多,那么河南线下的小米之家铺货时,电饭煲就一定会上的。进而,河南小米之家的坪效,就可以进一步提高。
1. 复购率
在零售行业提高复购率的一个通用方法就是建立会员制,让用户不停地买。通过会员提高客户的粘性,在交易之外,与消费者建立持续互动的关系。
2. 客单价
提高客单价的方法,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洞察消费者购买行为及习惯,进行产品高效组合与陈列,以提高连带率,增加体验感,进而提高客单价。
商业世界不管有多少种变化,有一个方向永远不会变,就是商业效率的提升。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我们需要通过线上线下的一切方法,提高效率,突破“坪效极限”。